農技小知識:都說玉米種子不能留種,為什么?
編輯:科學興農 來源:科學興農 更新于:2019-8-9 閱讀:
關于種子是否能夠留種的判斷強標準就是:是否為自交種,如果是自交種,在自己種子保護得當的情況下,種子純度還是比較有保障的,然而如果是雜交種的話,那么科學興農明確地說不要留種,你也不具備制種的條件和技術。種植下去之后只會造成減產。
雜交種退化的根源就是因為染色體會同源重組,在減少分裂形成花粉和卵細胞的時候,染色體隨機分配,如此一來,后代就會隨機出現各種組配的情形,而這也正是子代具備那么多遺傳變異的原因了。
這里以玉米來說,親本P1、P2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和aaBB,而在雜交之后后代則由于染色體的隨機組配F1的基因型則是AaBb,從這個基因型我們可以看出,F1表現出來了雙親的優(yōu)良顯性性狀,而這也是雜種優(yōu)勢的假說之一:顯性假說,我們生產上所用的種子也是正是F1,然而如果將F1所收獲的種子種植下去的話,由于田間自花受粉,后代(二代F2)的基因型也就變成了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由此可見后代中的基因型已經非常復雜,而且已經表現出了隱形性狀的表型,部分植株雜種優(yōu)勢的效應已經沒有了。
由此來說,農民如果說將買回來的雜交種所結的種子接著種植下去的話,后代減產則是必然。當然這并不是說不建議大家留種,而是因為玉米是目前主流農作物中雜種優(yōu)勢最強的作物,因此全世界范圍的育種學家都在大力投入科研經費對玉米進行雜種優(yōu)勢研究,據了解目前即便是包括水稻在內的作物每年的科研經費都不如玉米,在農業(yè)種植上,主流玉米已經幾乎找不到自交種了。
當然市面上部分甜玉米還可以見到有少部分自交種,對于這樣的種子,可以考慮自己留種,但是依舊存在減產的風險,相比于農田的損失,購買種子的花銷真的不算多,一畝地的種子大概在50元上下,然而如果自己留種造成損失的話,又何止幾十呢?
上篇:
下篇: